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教育周刊 | 走进琼台师范学院“科学+”snail实践团的乡村科学课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23-08-29 08:41:57

X 关闭

原标题:教育周刊 | 走进琼台师范学院“科学+”snail实践团的乡村科学课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黎鹏


(相关资料图)

长期以来,由于科学教育师资匮乏、水平不高、教研能力不强,我省部分乡村学校无法很好地将乡村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要求,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单位,动员我省各高校深入乡村学校开展系列科普志愿活动。

这些高校中,琼台师范学院是唯一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的高校。该校利用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依托“万人大学习、万人大宣讲、万人走基层”专项行动,近期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中平学校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训练营活动。承担这期训练营活动的“科学+”snail实践团,日前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团队。

学生们通过泡泡感受风的形状。受访者供图

第一节课的“首因效应”

六月末,琼台师范学院教师丘彬却感觉不到放假的气息。她忙于挑选大学生志愿者、设计课程、准备教材教具和协调后勤保障事务等。之前的工作协调会上,该校负责人提出:“在乡村开展科学教育,不能简单做成城市科学教育的翻版,而是要结合乡村实际和特色,打造乡村科学教育的原创版,为乡村孩子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丘彬指导的“科学+”snail实践团,是琼台师范学院百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之一。实践团起名字的时候,费了一番心思——“科学+”是指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snail”既是“蜗牛”的英译,也是Science(科学)、Nature (自然)、Art(艺术)、Intelligence(心智)、Labor(劳动)首字母的缩写,寓意教育“慢工出细活”的本质要求及科学教育的跨学科特征。

“科学+”snail实践团聚集了15名优秀大学生。暑期训练营开营前两周,他们就完成了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包打造、学生科学素质评价手册制订等工作。但大家普遍感觉,训练营的“乡土味”“原创味”还不够浓。

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科学教育?带着这个问题,琼台师范学院师生们从海口来到琼中中平镇中平学校。

琼中中平镇气候清爽、风景宜人,大家却无心欣赏。从抵达时的见面会,到调查后的学情分析,结果都让人有些沮丧——

一些学生对假期参加训练营有些抵触;一些学生只顾玩手机;一些家长觉得教科学还不如教“主科”,对训练营并不上心。

如何破局?第一课的“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很重要。

琼台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看着设计好的课程陷入沉思。如何在学情分析基础上,突出课程的教育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山间的夜晚星河璀璨,正当大家苦思无果时,一股微风拂过脸颊,灵感也随之迸发:“第一课,就讲风!”

追风的快乐

“同学们,风有颜色吗?风有味道吗?”课程伊始,琼台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就抛出一连串启发式提问。

“风有温度,穿过树林的风凉凉的”“风有味道,山间的风闻起来甜甜的”……中平学校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

“很棒!那你们知道风是什么形状吗?”大学生志愿者们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继续发问。这下,孩子们被问倒了,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它的形状呢?

此时,大学生志愿者吹了一个大号的“布袋泡泡”。这只泡泡在阳光映照下色彩斑斓,被风一吹,“体态”婀娜。“啊,这就是风的形状!”一片惊叹声中,课堂氛围被点燃了。趁热打铁,大学生志愿者们高声招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追风’吧!”

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中平学校的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泡泡溶液配比和制作技巧。一时间,草坪上升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孩子们或追逐奔跑,或置身其中,笑语欢声一片。

课后,四年级学生丽庄认真写下了本次课程的心得体会:“这些泡泡虽然已经消散,但我透过它们看到了风的形状和颜色,把‘追风’的快乐牢牢记在心里。”

从这天起,大学生志愿者开始懂得:教育要回归生活,要从乡村实际、童年梦想中寻找孩子们的学习“兴奋点”。

有人想到,每个孩子的童年都藏着一个“飞天”的梦想。齐天大圣的筋斗云、哆啦A梦的竹蜻蜓……这些都是人们“飞天”梦想的具体体现。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经验也显示:探索太空,是激发孩子科学兴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于是,大学生志愿者们改进了科学教育经典课例——《水火箭制作》,引导小学生们讨论环境恶化的原因,感悟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利用环保材料设计、制作水火箭并发射升空,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

学生们放飞自制水火箭。受访者供图

“水火箭制作是一项高阶项目,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科学+”snail实践团团长王可说,大学生志愿者们将皮影戏和科学史教育相结合,首先给他们上了一节主题为“科学家精神”的光影课。

课上,大学生志愿者们搭起布幕舞台,带领小学生们制作皮影人物,对科学家的故事进行编排演绎,通过师生共读、共创、共演,感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放飞水火箭那天,很多家长也赶来观看。当水火箭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生命末期的叶鞘也能“开花”

训练营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沉浸在科学世界中,许多其他乡镇的教师也闻讯前来观摩。

大家其乐融融,丘彬却心事重重。她认为,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将来要从事教师工作。如何以此次训练营活动为契机,引导大学生体悟“生活即教育”,提升现场课程设计能力,让科学教育更有“乡土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口和载体。

这时,一片干枯的槟榔叶鞘从树梢脱落。看着走向生命末期的叶鞘,大家苦苦思索的“在地化”(指在特定地区依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活动)主题式科学课程终于有了抓手。

学生们把槟榔叶鞘制成器皿。受访者供图

这堂以槟榔叶鞘为主题的课程开设在户外。师生们走进槟榔园,聆听夏蝉“演奏”的交响曲,接住洒在身上的斑驳阳光,观察掉落一地的槟榔叶鞘的形状和颜色。

孩子们吟诵着与自然、生命有关的诗句,让这些生命末期的叶鞘重焕生机——

《槟榔翻转课堂》是心智课,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对生命的理解;《五彩“槟”纷》是美育课,用颜料在叶鞘上彩绘二十四节气;《爱“槟”才会赢》是体育课,把叶鞘平展在地上,一人坐、一人拉,像拉雪橇一样趣味竞速;《“槟”锅bingo》是劳动课,把叶鞘做成器皿,盛放手作美食……

一位外校教师全程观摩后十分感慨:“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课堂,回去后也要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在活动评价调查中,86.67%的家长认为“教学效果非常优异”,10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帮助”。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这堂课体现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以及最终取得的育人效果,让他们不仅仅增强了“在地化”课程的规划能力,更厚植了师范生的教育情怀。

“在‘双减’背景下加强科学教育,要转变升级教育观念,并将这些观念注入师范教育、教师培训。”琼台师范学院校长刘湘洪表示,该校将鼓励更多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乡村学校和科学教育之间搭建桥梁,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陈蔚林 黎鹏)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