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三 姑
(资料图片)
□杨国珍
三姑属鸡,一九四五年生人,今年七十八岁了。
三姑在我们家混排老四,女孩排行老二。和几个叔伯爷爷家女孩一起排行老三,所以,我们就叫她三姑。
三姑名字好听,叫灵仙。这是爷爷给她起的名字。爷爷上过私塾,识文断字,给孩子起的名字都很好听。灵仙名字的寓意有支配力、组织力强、按部就班,也寓意性格稳重,处事果断,不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
三姑人如其名,从小就聪明伶俐,虽然生在解放前,但是成长在解放后。由于爷爷重视教育,让三姑从小就开始上学,小学毕业后,三姑又考入密县二中,尽管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三姑上到初中毕业,在那种年代女孩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三姑毕业后,回村参加生产队劳动,没干多久,大队就让三姑到学校当教师去了。
后来大队成立了剧团,爷爷是掌鼓板的,就是现在所说的乐队指挥——司鼓。由于三姑外形条件好,学历又高,人又聪明,就成了大队剧团的主要演员。之后,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参加了剧团好多演出,那时候我才五六岁,总跟着三姑去看戏,三姑古装戏、现代戏样样能演,而且演的惟妙惟肖。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三姑在现代戏《血泪仇》中扮演的一个苦大仇深的老婆婆角色:白发苍苍,拄着拐杖,擓着一个要饭的破篮子,穿着满身补丁的破衣烂衫,步履蹒跚,唱腔悲悲切切,一个受尽磨难的要饭老婆子……
一九六五年三姑二十岁的时候,嫁给了我们村六队的史运升,就是我的三姑父。虽然三姑结婚了,但是我们两家相距不远,中间就隔着一条小河,我们队叫前沟,他们队叫河西,而他们河西队的人,称我们队为河东。
三姑父青年照
三姑没出嫁时,我们家还不算大家庭,但也有十一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我,还有四弟弟、二叔二婶、三弟、五叔。
三姑对我们几个大侄子都很亲,经常帮助妈妈婶婶她们做针线活,缝制衣服,做鞋子等,有一口好吃的,都给我们留着,对我们下一代特别疼爱。
三姑结婚时,我才五六岁,但是已经有记忆了,并且记得很清楚,生产队很多人去给三姑送亲,我们几个是最小的送客,那待遇自然很优厚。三姑结婚骑着高头大白马,非常气派,也很风光,那画面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三姑结婚后,经常带着我们去她婆家小住几天。一九六六年,三姑生了表弟,我们去的次数就更多了,经常去她家带表弟,或者去看表弟。每次去到三姑家,她对我们非常亲,好吃好喝招待着。
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我们村里一年有三个古会,每次古会我们家都要待客,家里人早早开始忙活,为客人准备饭菜,我们自然就有好吃的。而每次古会的后一天,就是我们去三姑家的日子,爷爷奶奶带着我们几个大点的孙子,拿着礼品,去三姑家串亲戚。即便是上学,也会等放学后去三姑家做客。
三姑的婆婆,我们叫她表奶奶,做好吃的饭菜来招待我们。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我们排排场场地当回客人,美美地饱餐一顿。虽然时过几十年了,那种感觉至今还让人难忘。
那时候吃饭靠工分,穿衣靠手工,全是母亲、奶奶、姑姑她们亲手缝制的。奶奶纺花抽线,姑姑经线织布,妈妈婶婶给我们缝制衣服,纳鞋底做鞋子。姑姑得奶奶真传,样样女红都是高手。
我们家男孩子多,都是十来岁的破小子,穿的非常费,爬高又上低,用农村话说,那叫踢死蛤蟆狞死猴,衣服和鞋子穿不了几天就穿坏了,衣服挂刺破了、磨烂了、挂叉了……鞋子开帮了、钻洞了、烂底了……回家免不了挨训。
母亲她们就给我们再缝缝补补,老大穿了老二穿,一直穿到不能再穿,也不舍得扔掉。破衣服还要洗洗将将,用面糊粘在一起,贴在墙上,晒干后用来做鞋帮和鞋底子,再给我们做成鞋子。姑姑结婚后,还不断给我们做这个做那个。
那时我们都是半大小子,长的很快,鞋子衣服跟不上穿,三姑就把她的衣服和鞋子送给我们,三姑的偏开口裤子,我们几个都穿过,三姑的带袢鞋子剪掉鞋袢,我们也都穿过。我们丝毫没有嫌弃过,而且是争先恐后去穿的……
三姑结婚后,在她们生产队是文化人,由于她为人直,人品正,先是当农业技术员,后来被推为生产队会计,一直干到包产到户的八十年代初。
我是一九七九年考上师范学校的,那时候,各家经济都不宽裕,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三姑得知我考上师范学校的消息后,特意来我家给我带来好吃的,还给我送来了五元钱。那时候的五元钱数目可不小,要知道一个干部或工人,一个月才二三十元钱的工资啊。
三姑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一男三女四个孩子学习都很好,男孩子尤为出色,医科大学毕业后当了医生,娶了一个医大的同学为妻,媳妇同为医生,各自在不同的医院都是领军人物。三个姑娘也不甘示弱,结婚后都有自己的事业,经商的,办厂的,个个家里都很殷实,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姑婆家在他们生产队里是单门独户,但是三姑人缘好,队里百分之九十的新媳妇,都是三姑当娶女客娶过来的。杨家到我们这一代人,男孩子结婚都是三姑当娶女客把媳妇娶进来的,女孩都是三姑当送女客送进婆家的。
三姑父也是担当了重要角色,男孩子结婚下聘礼去送好,三姑父都是主要角色,带队到女方去下聘礼,女孩结婚他是带队主宾正客,她俩为我们杨家操心劳累了几十年,杨家子女没齿难忘。
我们杨家这几十年,办的每一件大事小事,三姑和三姑父都是全程参与,都是出主意想办法,出力又出钱,杨家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如今,晚年的三姑生活非常幸福,子孝媳贤,孙子更优秀,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国家电网,孙媳妇也是研究生毕业,在郑大一附院当医生,三姑的重孙子已经半岁多了。
三姑现在已经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生活幸福。三姑七十八岁身体健康,三姑父八十二岁精神矍铄,他们虽满头银丝,但是老当益壮,头脑清楚,思维敏捷,玩微信,拍抖音,样样得心应手。这一切都是三姑夫妇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积德行善修来的。
今天,我们杨家九兄弟相约来到三姑家,看望三姑和三姑父,和她们聊天天,说说话,叙叙旧,寻寻情。看到了他们,我们仿佛又回到童年少年时代……
我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父母的兄弟姐妹都还健在,我们来看望三姑,就是在寻找父母的影子,在寻觅父辈们的爱,只要有时间,我们会常来看看他们。
今天三姑三姑父非常开心,表弟延超特意在西秀餐厅安排了一个包间,拿出自己压箱底好酒来款待我们。
我们弟兄九个,三姑全家悉数到场,三姑父代表全家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言语之中充满着真诚和热情,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我们弟兄九个和三姑全家合影
愿三姑和三姑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