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当前独家】欧普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时间:2023-04-25 02:10:08

欧普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C3599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公司在立足于光伏行业,为广大光伏供应商提供质量检测设备,让用户及时和全面掌握太阳能电池内部及外观缺陷问题,为其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涵盖多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如隆基股份、晶澳科技(002459)、英利中国等。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CE欧盟认证,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称号。公司重视自主研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产品证书。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首先,公司经过客户的调查评估、验厂考察、样品测试等认证程序,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或目录。在与客户合作对接过程中,公司销售部门和业务部门与客户开展深入沟通,洽谈确定客户需求,拟定合适设备方案。同时质量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也会参与到客户产品的开发中,根据客户的需求,优化产线布局和设备结构,达成最终确定方案并签订协议,并安排交货、安装、持续服务等细节。通过全面深入的合作和持续的用户跟踪,公司与行业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报告期末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2年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95.43万元,同比增长6.96%;利润总额3,183.72万元,同比减少7.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15.90万元,同比减少4.64%。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光伏行业,面向光伏产业上下游提供专业化的设备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变化。公司的业务发展主要受到环保和新能源政策的影响,以及光伏行业扩张的推动。随着AI深度学习技术和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产品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配合下游领域的光伏设备厂商的技术需求和实际使用需求。

公司的产品不断丰富,目前主要产品有光伏检测设备、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和技术服务及配件,公司可针对国内外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光伏检测方案及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公司产品系列发展演变及先进性主要体现高性能、高识别率、高判断率的特点: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能力和完善的产品线,在未来发展中将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二)行业情况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所属行业为光伏检测行业,对应生产的专用设备为光伏检测设备。公司主要产品的光伏检测设备和视觉缺陷检测系统是传统的光伏检测设备和机器视觉技术的结合,因此光伏检测行业的发展会同时受到光伏行业发展和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影响。公司提供的光伏检测方案首先通过光伏检测设备将电池片、电池串、组件等光伏产品进行成像,然后通过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和标记,实现对光伏产品缺陷的判别和认定,进而实现光伏产品检测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光伏行业的发展情况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能够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同时避免对环境的影响。光伏发电具有地域限制少、安全可靠、无噪音、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等特点。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

光伏发电以其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特点受到广泛的推广。

(1)政策推动下光伏行业迅速发展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重视,新能源利用以及碳中和概念正在世界各国不断推广,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发展。随着绿色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光伏发电市场蓬勃发展,发电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经取得了中国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和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的成就。

(2)光伏组件产量产能不断提升

受益于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推动,全球光伏组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受行业龙头加码产能稳固地位以及行业内大量新增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光伏组件产能持续扩张。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光伏组件产能约为244.3GW,预计到2024年,全国光伏组件产能将达到约509GW,2019-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7.51%。迅速扩张的光伏组件产能不断带动光伏组件制造和检测设备的需求。

(3)光伏设备市场迅速扩大

从全球来看,光伏组件价格的快速下滑使得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了成本竞争力,从而使得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发展,光伏组件的产量不降反增,进而拉动了光伏设备投资的继续增长,行业规模呈现稳定上升态势。

2、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情况

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的一项重要分支,利用机器替代人眼来做出测量和判断。自动检测是机器视觉的重要下游应用,在大批量重复性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人工视觉检测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利用机器视觉检测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人工需求,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根据360iResearch数据预测,2020年全球机器视觉自动检测市场规模为3.89亿美元,预计2021将达到5.20亿美元,到2027年将突破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4.08%,体现出了迅速的增长。

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机器视觉通过视觉引导、视觉检测等方式赋能企业,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生产水平。根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核心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990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其中2021年工业领域市场规模为30亿元,预

计2026年将达到64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36%,发展空间巨大。

3、光伏检测行业发展情况

(1)光伏检测方式进一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光伏组件是决定太阳能电站发电能力以及成本的重要部分,光伏组件的质量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站的生产效率。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和大范围应用,光伏组件的批量生产以及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光伏组件内部存在的问题很难通过肉眼发现,必须借助各种检测仪器来判断光伏组件的电器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其中EL检测和外观检测是光伏产品检测的重要检测形式。

EL检测利用电致发光原理对组件内部进行检测。通过给组件外加正向偏置电压,电源向组件内部注入大量非平衡载流子,电致发光依靠从扩散区注入的大量非平衡载流子不断地复合发光,放出光子,再利用CCD相机捕捉到这些光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显示出来。EL图像的亮度正比于电池片的少子扩散长度与电流密度,组件电池片有缺陷的地方,少子扩散长度较低,所以显示出来的图像亮度较暗。因此通过EL图像,可以有效地发现光伏产品隐裂、烧结缺陷、黑心、混档等问题。

外观检测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检测出光伏产品外观方面的长度缺陷、间距缺陷、脏污、缺角、崩边、组件汇流条偏移等问题。

在传统的检测过程中,CCD相机成像后的图片需要通过屏幕显示给检测人员,并由检测人员人工逐张检测光伏产品中存在的瑕疵。由于人工检测的效率、速度、精度取决于检测人员自身主观判断,在光伏产品生产中采用人工检测会导致组件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较低,同时由于需要大量的检测人员,进一步提高了组件生产的人工成本。光伏检测设备与视觉缺陷检测系统结合,可以实现光伏产品加工、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减少人工需求,降低组件厂商人工成本。

(2)下游生产品质需求推动智能光伏检测技术和设备发展

随着下游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工艺技术的提升,为了实现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高质量批量化生产,下游企业对于检测标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的发展和创新。

在具体指标上,下游厂商对于检测设备的测试节拍、稼动率、组件尺寸、电池片兼容性、定位精度、检测类型、EL上电成功率、拼图要求、清晰度、自动拍摄、缺陷标记等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而

且随着组件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组件生产对于光伏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迅速提高。因此,下游厂商对于组件质量生产要求的提升将不断推动光伏检测方案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

(3)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测

光伏检测方案主要用于光伏产品检测环节,是保障光伏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按光伏组件的加工工艺区分,主要有电池串EL检测、叠焊后二次铺设前外观检测、层压前EL及外观检测、层压后EL检测、层压后削边后外观翻转检验、接线盒焊接及检测、以及出货前终检等几个检测环节。从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来看,受光伏行业迅速发展的推动,组件产能迅速扩张,催生出大量的检测设备需求。为了与下游组件厂商产能相匹配,光伏检测行业的市场也迅速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致力于组件端的生产制造设备研发,在光伏组件生产环节新增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打造光伏组件端AI生态圈,同时开发基于AI数据模型的光伏电站端检测业务和探索多领域基于AI技术的应用场景开发。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公司将持续深耕光伏行业,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销售。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2022年是欧普泰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的一年,全体欧普泰人励精图治,做内功、夯基础、搭体系、塑标准、提品质,克服种种不利影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业绩。

2023年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1、产品方面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长期以来的技术创新、经验积累、服务提升,快速响应市场,通过产品多元化及产品线的研发创新带动销售机会。公司将围绕产业专业化、精细化、创新化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在自主研发产品上的创新融合,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引进中高端研发人才,形成丰富多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司业务的市场空间。

2、市场方面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业务和服务,强化市场开拓能力,推进营销渠道建设。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形成的品牌效应,以公司创新的产品、精细化服务,深度开展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发新客户、新市场、新业务,增加公司业务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

3、管理方面

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优化人员架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加快人才发展通道,着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2023年,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组件端的生产制造设备、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打造光伏组件端AI生态圈,围绕经营战略开展各项工作。

(四)不确定性因素

在2023年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随着市场进入者增多的竞争激烈;公司处于科技集中行业,可能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如果存在行业方面相关政策的变动,可能影响公司阶段性或长期的盈利能力。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一)应收款项回收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占期末总资产比重相对较高。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继续增加,虽然公司客户主要为光伏组件厂等大中型客户,客户回款和信用良好,若客户未来的资信状况、经营情况出现恶化或与公司合作出现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将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风险。

对策:公司将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对相应部门、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项考核,从项目签署到回款的全周期管理。

(二)存货跌价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占期末总资产比重相对较高。公司已结合存货的实际状况,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或者存货出现大幅跌价损失的情况,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努力开拓市场,合理预测市场需求并管控好存货规模,保持存货在合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对营运资金需求日

(三)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风险

益增加。如果未来客户不能按时结算或及时付款,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或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加强销售推广活动,拓展市场,通过改进产品的性价比和加强服务质量,提高销售收入。优化经营支出结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效率,并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缴的管理,改善应收账款的收款效率。

(四)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或公司将来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或重新认定,则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将无法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持续不断的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严格按照研发流程进行日常研发活动的立项、审批、试验,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对照企业研发活动进行费用归集核算,避免因为公司日常的流程活动和费用核算导致的税务风险。

(五)技术及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目前的技术及产品研发工作均是在结合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情况,根据公司多年行业经验开展,但由于技术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或出现研发成果产品化进程缓慢等情形,将可能导致公司研发项目不达预期效果,致使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无法匹配下游行业应用需求的更新速度,影响现有技术、产品的研发升级工作,进而影响本公司的经济效益,公司存在技术及产品研发无法满足下游客户应用需求的风险。

对策:公司在技术及产品研发过程中以用户为主导,从整体战略方向研发新产品,与产品销售、售后部门相结合,全方面了解用户需求与市场方向。

(六)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目前公司获取并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光伏产品图像数据,并不断优化公司的视觉缺陷检测系统,使得公司的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具有更强的辨识能力,是公司在行业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若公司的核心技术被侵犯或出现泄密的情形,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造成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同时对应技术核心部门,由服务端、网络和终端三个环节形成信息防护体系安全闭环防止信息泄漏。同时采取了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与技术人员签署《保密协议》等相关措施。

(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特征,相关产品涉及软硬件领域的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公司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同时,为了使产品贴合下游行业的应用需求,公司技术人员还需要长期积累下游行业的应用实践经验。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其他传统设备厂商及其他人工智能企业对光学成像、软件及算法等技术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若公司不能通过有效的薪酬福利政策及激励机制持续吸引技术人才,造成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则可能会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的研发和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对于核心技术人员进行员工激励,使公司的发展同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公司针对骨干技术团队量身定制的薪酬政策和职业发展规划,也使得他们在为公司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合理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报告期内新增的风险因素

无。。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